很多父母過度保護孩子,什麼事都幫孩子做,讓其無法獨立或顯現能力,其實是剝奪了孩子學習與成長的機會,要知道孩子不可能「自然而然就會很多事」,都是透過實際「做」中去嘗試錯誤、再嘗試,然後悟到訣竅「學會」。我們也很幸運的能在成功大學修到這門新興科技教育的課程,更重要的,我們可以實踐在理論上杜威所說的「做中學」,給孩子「體驗辛苦」的機會。讓孩子從小「做中學」,才是幫助孩子肢體動作發展更佳、心理更成熟的好方法。
新興科技教育提供了相當多新興科技軟體,並試著討論這些新興科技教育如何運用再教育的場域上:Blog、Twitter、 Diigo Bookmarks、 YouTube Video、 ScreenToaster、 SlideShare、 Wetpaint、 Podcast...,在Blog裡面一一呈現各新興科技軟體的運用與相關的討論:每一個Assignment介紹的新興科技軟體是什麼?怎麼申請、怎麼使用(圖示步驟說明)、怎麼實際操作(教學影片)、自己實際操作的成果、反思運用在教育、學習軟體的心得...。
在此Blog中記錄在新興教育科技發展研究中所學相關內容與心得分享,藉著學習歷程檔案建立的過程,與大家交互討論與即時回饋,修正目前學習與日後教學的方向以及觀念,交流不同的教育科技軟體與融入教學的技巧,在此建構屬於自己的學習檔案,也相信能藉此與大家一起教學相長!
Blog Reflection
將部落格運用在建置學生學習歷程上我覺得相當不錯!就像這次的新興科技教育,實際的讓我們經由每一次的上課,將內容、作業、照片、影片、分享、討論與反思...等,都在Blog中記錄下來,藉由歷程檔案的建立,除了學生能不斷的進入自己的部落格中修改與增加內容,老師也能在學期中或是期末進行評量與協助。
當然我覺得最好的部分還是藉由這次的學習歷程檔案,整理在這堂所學內容,除了學習為自己建立一個專業的部落格,也能藉由這次的上課把所學分享給其他一同修課的同學,我想最滿足的時候大概就是將自己所學分享給其他人的當下,每一次的學習與討論都在不同的平台與新興科技上呈現,且在部落格整合,方便的工具就像諺語所說的: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!」
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與新增的過程中,藉由瀏覽其他人的成果,來省視自己的不足,藉由老師所給予的建議,來修正自己缺乏的內容,就像杜威的「做中學」,我們在歷程中不斷的嘗試錯誤,也不斷的藉由學習歷程成長,希望未來的日子裡能試著讓學生用部落格建立自己的Blogfolio,將這樣新興科技的運用更加實踐與發揚!
我喜歡妳提到的,過度保護孩子,卻剝奪了學習與成長的機會。真的,學習任何事物,只要是跟生活息息相關的,一定是要透過實際的操作,嘗試錯誤,才會真正學會。
回覆刪除而我們從事教育研究,勢必也是如此,尤其我們在杜威的「做中學」中得到理論的闡釋,就應該要從我們本身做起,不只是自己不斷學習,更要從歷程中不斷的嘗試錯誤,也不斷的藉由學習歷程成長,如此一來,我們才能真的進步到足以教育別人。